中共濉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聚焦史志宣教 擦亮党建品牌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4-15 08:30:16 稿源:
中共濉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根本任务和“存史、资政、育人”职责使命,聚焦史志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党建+史志”的切入点和融合点,以多元化方式打造“史志宣教 凝心铸魂”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史志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实现双促进双提升。
打造史志驿站,弘扬地情文化。提升史志服务能力,分别在县新华书店、县图书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驿站、古睢书院、部分红色场馆、濉溪镇有关社区等地创设12处史志阅读驿站、史志读书角,打造史志电子书屋,共建史志阅读空间,实现史志书籍“一书一码随身阅”,党史纪录片、史志微视频“一部一码随时看”,让人民群众免费阅读史志书籍,充分了解濉溪丰富独特的历史、地情、文化风采,推动濉溪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情文化宣传教育。
创新宣讲形式,注重活动实效。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抓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该室组建濉溪县“四史”宣讲团,深入开展“四史”宣讲党史“七进”活动,每年开展“七走进”(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党史宣讲活动 20余场,推动红色精神深入人心。抓住建党日、国庆节、抗战胜利纪念日、淮海战役胜利纪念日等重要历史时间节点,通过拍摄专题片、举办图片展、举行党史知识竞赛、开展“党史教育日”活动、在县政府网站和县电台、电视台开设党史专栏等形式,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活动,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拓宽史志思路,推动成果转化。编纂出版《濉溪革命史》《中国共产党濉溪历史(第二卷)》《中国共产党濉溪历史(第三卷)》《中共濉溪百年党史大事记》《濉溪红色资源概览》等党史书籍十余本,展示濉溪地区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编辑出版地情书《品读濉溪》,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濉溪历史、地理、风物、先贤进行全方位展示,向读者呈现濉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风土民情、精湛的民间技艺。通过“淮北史志”“看濉溪”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介绍全县各镇村的地情概况、建制沿革、人文历史、乡风民情、发展名片等内容,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和文旅融合发展。征集全县各行政村村名来历、历史典故或民间故事,各村村名来历及人文历史在濉溪新闻网“濉溪故事”版块和各镇微信公众号陆续刊发,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开展史志书籍赠阅活动,让史志研究成果“走出深闺”,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拍摄专题视频,服务经济发展。先后组织拍摄《俩马车拉来个濉溪县》《颈上血》《照亮回家的路》《一盏铜质煤油灯—淮海战役中的军民鱼水情》等党史专题片或党史微视频,重现濉溪建县的艰辛历程,展示濉溪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多部视频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央视频、学习强国分别予以转发,安徽日报、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相继进行报道。《俩马车拉来个濉溪县》《颈上血》获全省党史地方志部门优秀科研成果(影视音像作品类)。《颈上血》被推荐参加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短视频作品评选。
打造主题公园,延伸红色课堂。联合县委宣传部在濉溪火车站街头游园打造濉溪县首座红色文化公园。设立濉溪革命史、临涣古镇红色文化、南湖曙光、星火燎原、万里长征、开国大典等板块,生动形象地展示濉溪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激发干部群众的爱党爱国爱濉溪的热情。推动建设朱务平烈士纪念馆、赵汇川将军事迹陈列馆、淮北第一党支部陈列馆、新四军四师师部旧址陈列馆、淮北党史馆等红色场馆,为开展红色教育增添新的活动场所。同时,认真对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淮海战役总前委文昌宫旧址陈列馆、淮海战役总前委小李家旧址纪念馆、濉溪青年运动史陈列馆等全县各红色场馆展陈、解说词、提升方案等进行审核把关,牢牢掌握党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
下一步,中共濉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将持续发挥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修好濉溪党史、讲好濉溪故事、用好濉溪资源,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各项中心工作,为现代化美好濉溪建设贡献更多史志力量。(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